喷雾淬火槽
喷雾淬火槽是喷射淬火槽的一种,喷射结构类似于喷水淬火槽,区别在喷头由水流变换为雾化喷头。用空气压缩机,通过喷嘴将压缩空气吹到与其形成一定角度的水(液体)流束上,使液束破碎,形成与气体混合的雾状介质,用于喷射淬火。
喷雾淬火槽金属热处理领域采用的冷却工艺的一种淬火槽,是将奥氏体化后的钢材或钢件置于水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气溶胶介质中进行快速冷却 。该技术被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金属热处理术语淬火》(2023年发布),作为淬火冷却方法体系中的重要分支,与喷液淬火、风冷淬火等工艺形成技术互补关系。
根据2023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喷雾淬火(fog quenching)特指钢材或钢件经奥氏体化处理后,在由水和空气混合喷射形成的雾状介质中进行冷却的工艺过程 。其物理原理是通过调节气液混合比例,精确控制冷却速率以实现材料组织结构转变。 喷雾淬火槽技术特征
冷却介质由压缩空气与水雾混合形成气溶胶
冷却速度介于单一介质淬火与空冷淬火之间
可通过调节雾化参数(如气压、水量)实现梯度冷却 喷雾淬火槽应用范畴
该工艺适用于以下加工场景:
中碳钢及合金结构钢的表面强化处理
大型工件局部淬火时的选择性冷却
对工件变形量控制要求较高的精密零件加工 喷雾淬火槽工艺优势 相较于传统淬火方法,喷雾淬火呈现三大技术优势: 降低淬火开裂风险:通过雾化介质减缓骤冷应力 提升尺寸稳定性:均匀的雾流分布减少热变形
环境适应性更强:较传统油淬减少污染物排放
标准文件特别指出,喷雾淬火与喷液淬火(spray quenching)存在本质区别:前者介质为气液两相流,后者为纯液态喷射冷却。这种工艺差异直接导致两者在冷却强度、适用材料范围等方面的技术参数形成显著对比。